回顾2022展望2023,金融科技跑出加速度_富士期货
金融科技无疑是2022年的一大热词。《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的出台为金融科技领域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确定了目标。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冲击,金融科技行业信心指数总体依然保持高位水平。在有关激励政策的推动下,研发投入保障更加持续有力,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金融科技企业专利申请数量持续增加。
回顾2022年,金融科技的发展整体呈现出怎样的态势?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12月13日发布《今日科技重塑明日金融:影响全球金融业未来格局的七大科技》,该报告指出纵观全球金融科技2022年的最新发展,有四大趋势尤其值得关注:第一,技术日趋成熟,应用深入渗透,从试点走向规模化应用;第二,新兴技术涌现,拓宽技术内涵,为金融领域注入新的活力;第三,多元技术叠加发挥乘数效应,为金融注入创新动能;第四,隐私保护觉醒,信息安全增值,成为金融科技新的增长点。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韩峰表示,在金融科技市场上三股力量同样重要:一是270余家金融科技独角兽企业,他们约占所有行业独角兽的二成,其总估值从2017年的770亿美元上升至约9500亿美元;二是超过400家投资机构,尤其是传统银行、投行、支付等金融机构和互联网等技术企业,他们在2022年加码金融科技投资,投资额同比上升7%和63%。三是众多的金融机构,对外提供新产品,对内构建团队规模化拥抱金融科技。这三股力量共同编织了这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市场。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探索与创新走在世界前列。12月13日,智慧芽发布《2022年金融科技领域技术创新指数分析报告》显示,近5年,全球超过50个国家或地区共申请19万件金融科技相关专利,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前三名分别是中国、富士国际期货和日本,专利申请量分别为10.69万件、3.71万件和0.78万件。在全球金融科技领域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企业中,7家来自中国,3家企业来自富士国际期货,依次为平安集团、蚂蚁集团、中国银行、腾讯科技、资本一号、阿里巴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万事达卡和VISA。
随着金融数智化转型的不断深入,金融科技与业务的融合已进入发展“深水区”。展望2023年,金融科技的发展将迎来哪些趋势?12月8日,金融服务商恒生电子发布了《2023金融科技趋势研究报告》,该报告从安全可控、数据智能、性能体验、效率协作四个方面,对2023年金融科技发展趋势及落地建议进行了详细阐述。恒生电子总裁范径武表示,利用数智技术驱动企业架构和业务模式的重构,将为机构带来新的价值增长点。与此同时,作为国家战略和当前形势下科技创新的新动能,金融信创持续提速,增强金融机构新技术应用和自主可控能力。
对于金融科技的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党委副书记周延礼在12月13日举办的第十届中关村金融科技论坛年会上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强化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科技金融等金融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和实施,加强移动支付、大型平台、区块链、数字货币等金融科技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创新发展。二是要把大型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大型机构的金融科技创新,赋能中小金融机构。三是着重关注金融科技机构或大型平台,在潜在的市场垄断地位和市场的支配地位的滥用问题,加大消费者权利的保护力度,确保数据安全。四是统筹数字金融科技,以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安全保障,利用网络安全保险的功能,化解金融科技遭受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