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交易场所资讯速览_富士期货_富士期货官网
1月4日,包头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其中提到,支持包头稀交所升级做大做强,建立完善管理机制、交易平台和以供应链金融为核心的融资中心,打造国家级交易平台,力争2023年实现交易额230亿元。
1月9日,广西八桂食品交易中心期现价差交易推介暨模拟交易顺利开启。该交易模式是将标准的期货合约“加工”成符合个性化需求的“贸易合同”,便于现货企业参与,更具合理性。买方可以在点价窗口期内选择相对低价,降低采购成本,而卖方通过期货套保和期现价差销售,锁定了利润,实现了买卖双方“双赢”。
1月9日,大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消息称,2022年,大连共有18家交易场所相继退出相关行业。
1月10日,富士国际期货发布《广州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提出,支持各类交易场所与期货交易所加强合作,实现期现货市场联动发展。依托现有交易平台开展交易,探索建设价格指数等新型要素交易平台。
1月11日至1月15日,在2023年上海两会期间,三位市政协委员金颖、方玥、谢静联名提交了《关于在临港新片区设立国际钻石交易中心的建议》提案,建议将上海钻石交易所导入临港新片区,以上海钻石交易所功能扩容为核心,规划建设以钻石交易、加工、设计、销售、鉴定为核心功能的国际钻石交易中心,将临港新片区打造成为亚太区乃至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钻石交易中心及加工中心。
1月17日,山东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硫磺调期交易电子合同S-230113顺利完成到期交收,实现了线上交易与实物交收的顺畅衔接,充分体现出调期交易模式以现货贸易习惯为基础,在灵活交收、必然交收、尊重市场一般规律等方面的优势及特点,以较低的交易成本满足了客户的货物购销需求。
1月17日,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通过媒体披露,2022年,海南自贸港各交易场所交易规模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态势,累计交易规模4913.73亿元,较2021年增长53.72%。
1月18日,广东鹤山市举行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大湾区商品运营中心项目签约仪式。项目规划总投资约20亿元人民币,总用地300亩,建设总部基地,包括建设广东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广东运营服务中心、结算中心、物流交割中心、大宗商品业务培训中心、研发中心以及其他相关大宗交易所等7大功能区。
1月1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方案》提出,构建大宗商品“数字化仓储+数字化交易+数字化金融”贸易生态体系。提升现有大宗商品交易场所服务能级,支持开展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大宗商品交易业务,争取支持允许非居民按照规定参与交易,鼓励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
1月19日,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获得交易业务许可证的交易场所名单,共有11家交易场所已获得交易业务许可证,其中4家为权益类交易场所,7家为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分别为:山东齐鲁农产品交易中心、华东石油交易中心、东亚畜牧现货产品交易所、国商商品交易中心、威海国际海洋商品交易中心、山东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牡丹国际商品交易中心。
1月29日,济南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消息称,计划7月—11月,对开展权益类交易或者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大宗商品交易业务的交易场所实行监督检查。
1月31日,微信公众号“浙江自贸”发布消息称,浙江省商务厅、浙江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杭州海关、上期所、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管委会、物产中大集团近日签署了《大宗商品仓单登记(浙江保税商品登记系统)联盟章程》,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浙江保税商品登记系统正式上线。(史乐蒙整理)
富士期货官网